MBTI性格类型维度解析:外向性维度及各子类型特点
一、MBTI中的外向性维度
MBTI(Myers - Briggs Type Indicator)基于卡尔·荣格的理论,将人类性情分为16种类型,外向性是其四个维度之一。它描述个体在社交与独处活动间的偏好,可分为外向和内向两个极端,每个极端又含活跃型和寻思型两个子类别,如“外向活跃”等类型。了解MBTI人格类型对个人成长发展意义重大,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认知、更好与人相处合作。
二、外向活跃型人格特点
社交表现:外向活跃的人喜欢与人交往,善于表达情绪和想法,在社交场合活跃,乐于参与各种活动。
需求满足:他们平常生活需要足够社交互动来满足需求,适应能力和应对压力能力较强。
子类型区别:在这类人中,活跃型更直接表达观点感受,寻思型更重视聆听理解他人。
三、内向活跃型人格特点
社交表现:与外向活跃者相比,内向活跃的人在社交场合较内敛,但同样喜欢交往,只是方式不同。
表达特点:他们善于观察思考,可能更喜欢通过聆听和观察他人行动来表达自己。
子类型区别:其中活跃型偏向通过行动参与表达观点,寻思型更重视内在思考和反思。
四、外向寻思型人格特点
社交与独处:外向寻思的人虽喜欢独处,在社交场合看似内向,但内心世界充满想象和思考。
需求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足够独处时间满足需求,通常独立性和创造力较强。
子类型区别:活跃型更偏向通过实践行动表达观点感受,寻思型更重视内在思考和反思。
五、内向寻思型人格特点
社交表现:内向寻思的人喜欢独处时思考反思,在社交场合内向沉默寡言。
需求满足:他们也需要足够独处时间满足需求,独立性和创造力较强。
子类型区别:活跃型偏向通过实践行动表达观点感受,寻思型更重视内在思考和反思。
六、MBTI性格类型四维度涵义解析
(一)第一维度:内向型偏好(I)VS外向型偏好(E)
内向型偏好(I)
能量获取:能量、焦点和注意力集中于内部世界,独处时获取内心能量,外部事物过久是能量消耗。
充电方式:需与自己思想、情感、觉知对话完成“充电”。
对外态度:对外部变化有“被动接受”感,不喜欢热闹场合久待,不爱公开场合发表看法,更爱独处思考。
外向型偏好(E)
能量获取:从外部世界获取能量,与外界接触、交谈中获取能量,否则会空虚无聊。
社交能力:容易“自来熟”,交际圈广,到新地方能迅速找到伙伴,交谈中获得能量。
思考表达:喜欢在交谈中思考,滔滔不绝表达想法,表达受阻会厌倦离开。
对新事物态度:喜欢尝试体验新鲜事物,对外部世界好奇。
(二)第二维度:直觉型偏好(N)VS感觉型偏好(S)
感觉型(S)
搜集信息特点:搜集信息更注重“实感”,如公司规模、薪资水平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决策依据:如果公司薪资、管理制度等符合预期就可能选择。
性格特点:更务实,注重事物细节,热衷制定遵守规章制度。
直觉型(N)
搜集信息特点:注重精神层面、内在价值感的东西,如企业文化、未来设想等。
决策依据:关注公司企业文化、未来设想是否与自己追求一致。
性格特点:更天马行空,注重事物意义感,喜欢憧憬未来,擅长创新活动。
(三)第三维度:思考型偏好(T)VS情感型偏好(F)
情感型(F)
判断方式:倾向通过对事物做个人主观价值判断决定“好坏”,感性、情绪化、友善、情感丰富,给人温暖热情感觉。
阅读示例:读文章可能因无愉悦阅读体验而放弃。
思考型(T)
判断方式:倾向通过客观逻辑分析判断事物“对错”,理性、坚定、冷静,给人果断、冷峻、富有原则性感觉。
阅读示例:会思考文章逻辑性,有用就认为是好文章。
(四)第四维度:判断型偏好(J)VS感知型偏好(P)
感知型偏好(P)
决策特点:做决定时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搜集信息上,迟迟难以做出决定,觉得信息不够。
生活态度:更偏向于体验、随性、顺其自然、随遇而安、随机应变。
判断型偏好(J)
决策特点:做决定时不会在搜集信息上花费太多时间精力,想要快速做出决定得到结论。
生活态度:更加偏向于控制、做计划、判断、下结论、做决定。
MBTI人格类型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认识自己和他人,提高自我认知和人际沟通能力。并且要知道,虽然人可被归类为外向或内向,但在现实中会不同程度表现出两种偏向,我们应尊重个性差异,理解接纳彼此。
-
ESTJ 与 ESFJ:性情相近的合作与差异 01-20
-
哈利波特系列人物性格分析及特点 01-20
-
entp或enfp 01-20
-
mbti都有哪些职业-mbti有哪些职业性格 01-20
-
“MBTI:个体性情评估工具及各类型占比” 01-20
-
mbti搞笑分类-mbti搞笑图 01-20
-
mbti做事情特点-mbti的作业 01-20
-
不同mbti人格-不同mbti人格占比 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