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型人格理论的起源、内容、观点、争议、价值及人格类型的影响因素
一、十六型人格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人类性情的分类研究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那时哲学家试图通过观察言行来理解性情特点,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才开始系统研究。1968年,英国心理学家肯特·休伊特(Kent Hutcheon)和约翰·巴克斯特(John Baxter)首次提出“十六型人格”理论,这一理论基于大量心理学研究,将人的性情分为十六种基本类型。
二、十六型人格理论的基本内容
人格类型的分类
十六型人格理论也被称为Enneagram(恩尼格玛),它认为每个人有九个维度,每个维度有两个选项,总计十七个特点,被组织成六个“类型”或“人格”,包括:
完善主义者(Perfectionist):通常重视细节、有责任心,但可能过于刻薄。
感情用事者(Emotionally Dramatic):可能富有同情心、热忱弥漫,但也可能过于敏感。
自我中心者(Self - centered)。
独立者(Independent)。
合作者(Cooperative)。
乐观者(Optimistic)。
谨慎者(Cautious)。
冷静者(Calm)。
经验者(Experience)。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情特点选择更合适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十六种人格类型的具体描述
乐群性:
高分者外向、热情、乐群。
低分者缄默、孤独、内向。
聪慧性:
高分者聪明、富有才识。
低分者迟钝、学识浅薄。
稳定性:
高分者情绪稳定而成熟。
低分者情绪激动不稳定。
恃强性:
高分者好强固执、支配攻击。
低分者谦虚顺从。
兴奋性:
高分者轻松兴奋、逍遥放纵。
低分者严肃审慎、沉默寡言。
有恒性:
高分者有恒负责、重良心。
低分者权宜敷衍、原则性差。
敢为性:
高分者冒险敢为,少有顾忌,主动性强。
低分者害羞、畏缩、退却。
敏感性:
高分者细心、敏感、好感情用事。
低分者粗心、理智、着重实际。
怀疑性:
高分者怀疑、刚愎、固执己见。
低分者真诚、合作、宽容、信赖随和。
幻想性:
高分者富于想象、狂放不羁。
低分者现实、脚踏实地、合乎成规。
世故性:
高分者精明、圆滑、世故、人情练达、善于处世。
低分者坦诚、直率、天真。
忧虑性:
高分者忧虑抑郁、沮丧悲观、自责、缺乏自信。
低分者安详沉着、有自信心。
实验性:
高分者自由开放、批评激进。
低分者保守、循规蹈矩、尊重传统。
独立性:
高分者自主、当机立断。
低分者依赖、随群附众。
自律性:
高分者知己知彼、自律谨严。
低分者不能自制、不守纪律、自我矛盾、松懈、随心所欲。
紧张性:
高分者紧张、有挫折感、常缺乏耐心、心神不定,时常感到疲乏。
低分者心平气和、镇静自若、知足常乐。
十六型人格的具体类型及特点
ISTJ(实干家):
非常踏实和有责任感的人,注重细节、组织和规律性,善于管理和控制。
ISFJ(保护者):
非常温和和有同情心的人,注重他人的感受,善于照顾和照顾他人。
INFJ(门徒):
非常理想主义和有远见的人,直觉和洞察力强,善于发现和理解他人的需求和动机。
INTJ(智者):
非常理性和有思考能力的人,逻辑和分析能力强,善于解决问题和规划未来。
ISTP(冒险家):
非常敏捷和有创造力的人,注重实践和经验,善于探索和尝试新事物。
ISFP(艺术家):
非常敏感和有创造力的人,注重个人价值观和情感表达,善于创作艺术作品。
INFP(哲学家):
非常理性和有思考能力的人,注重个人价值观和意义,善于思考和探索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INTP(学者):
非常理性和有思考能力的人,逻辑和分析能力强,善于解决问题和探索新领域。
ESTP(企业家):
善于应对变化和冒险的人,注重实践和结果,善于建立人际关系。
ESFP(表演者):
非常活泼和自然的人,注重自我表达和享受生活,善于与他人互动。
ENFP(倡导者):
富有想象力和好奇心的人,注重自我实现和成长,善于鼓励他人。
ENFJ(教育工作者):
非常关注他人和价值观的人,注重关系和合作,善于教育和指导他人。
ESFJ(支持者):
非常热情和负责任的人,注重细节和组织性强的任务,善于支持和帮助他人。
ESTJ(监护人):
非常可靠和有条理的人,注重规则和事实,善于监督和管理任务。
ESFP(艺术家):
非常敏感和富有创造力的人,注重自我表达和自我探索,善于运用想象力。
ENFP(倡导者):
非常具有想象力和好奇心的人,注重自我实现和自我成长。
三、十六型人格理论的核心观点
十六型人格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的性情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通过学习和成长来改变。我们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改良自己的性情弱点,发挥优势,实现更好的自我发展。这种理论鼓励人们关注内心世界,探索情感需求和行动模式,找到合适的生活方式。
四、十六型人格理论的争议
十六型人格理论也受到了一些批评。有人认为将人的性情简化为十六种类型过于简化复杂的人类心理现象,理论中的某些描写可能存在刻板印象和偏见,如将某些类型的性情特点归咎于某种特定的负面特质。所以在使用十六型人格理论时,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避免过度概括和简单化。
五、十六型人格理论的价值与意义
十六型人格理论作为一种尝试理解人类性情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应意识到性情是复杂、多面的,应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关注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将自己归入某个类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实现个人成长,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了解自己的MBTI类型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工作偏好,从而做出更明智的职业和生活决策。
六、人格类型形成的影响因素
生物遗传: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人格研究者更注重遗传的作用。
社会文化: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
家庭环境: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等)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不同的影响。
-
ESTJ 与 ESFJ:性情相近的合作与差异 01-20
-
哈利波特系列人物性格分析及特点 01-20
-
entp或enfp 01-20
-
mbti都有哪些职业-mbti有哪些职业性格 01-20
-
“MBTI:个体性情评估工具及各类型占比” 01-20
-
mbti搞笑分类-mbti搞笑图 01-20
-
mbti做事情特点-mbti的作业 01-20
-
不同mbti人格-不同mbti人格占比 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