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P与INTJ的多方面比较:价值观、思维、行动与职业选择

发布时间:2024-10-26 14:04:42 浏览:97 分类:mbti十六型人格

INFP与INTJ的比较:深入剖析两种不同性情类型

  在16种MBTI人格类型的大家庭中,INFP和INTJ犹如两颗独特的星星,散发着截然不同的光芒。它们在价值观、思维方式、行动习惯以及职业选择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探究一番。

一、价值观:感性与理性的分野

  1. INFP:情感与个人价值观至上

INFP(内向、直觉、情感、感知)更侧重于情感和个人价值观。他们就像温暖的守护者,时刻关心人类的感受和需求,将社会公平和人际关系放在心头。在他们眼中,生活应该充满趣味、创造力与激情。这种价值观让他们对生活有着独特的感悟,也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充满温情。

2. INTJ:逻辑与分析的追求者

INTJ(内向、直觉、判断、感知)则更倾向于逻辑和分析。他们如同冷静的解题者,关注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效率,一心寻求目标的实现以及成果的展现。他们的世界里,理性占据主导,每一个决策都像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棋局。

  这两种价值观的差异容易引发误解。INFP可能会觉得INTJ过于冷漠和理性,像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而INTJ可能会认为INFP过于感性和不切实际,仿佛活在理想的云端。

二、思维方式:直觉与判断的博弈

  1. INFP:灵活开放的直觉思维

INFP偏向于直觉思维,这就像他们拥有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轻易发现事物潜在的意义和价值,并且热衷于探索未知的世界。他们的思维方式灵活而开放,不过也容易受到情感的影响,就像随风而动的柳枝,在情感的微风中摇曳生姿。

2. INTJ:理性严谨的判断思维

INTJ则偏向于判断思维。他们犹如精准的探测器,善于分析问题,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中迅速寻觅到最佳解决方案。他们的思维方式更加理性,重视逻辑和结构,仿佛是一座稳固的大厦,每一块思维的砖瓦都摆放得恰到好处。

  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可能导致INFP认为INTJ过于僵化和不灵活,像固执的老学究;而INTJ认为INFP过于冲动和缺少计划,像莽撞的小鹿。

三、行动习惯:热情友善与独立冷静的对照

  1. INFP:友好热情的社交达人

INFP通常表现得更加友好、热忱、善良。他们是社交场合中的活跃分子,善于与人沟通,并且总是细心地关注他人的感受。他们热衷于参加社交活动,喜欢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就像热情的火焰,温暖着周围的人。

2. INTJ:独立冷静的思考者

INTJ相对而言更加独立、冷静、理智。他们如同孤独的侠客,更喜欢独处,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常常展现出自信和果断,善于把握时机,仿佛是隐藏在暗处的猎豹,时刻准备出击。

  这样的差异可能使INFP觉得INTJ冷漠和不关心他人,像一座冰冷的雕像;而INTJ认为INFP过于依赖他人,缺少独立思考能力,像不能独自飞翔的小鸟。

四、职业选择:不同领域的适配

  1. INFP:创意与人际领域的佼佼者

由于INFP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动习惯上的特点,他们通常更适合从事与创意、设计、教育、心理学、社会工作等相关的工作。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这些领域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就像鱼儿游入大海,自由自在。

2. INTJ:技术与管理领域的能手

INTJ则更适合在技术、管理、研究、咨询等领域大显身手。他们卓越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效率和成果的追求,使他们在这些领域如鱼得水,仿佛是为这些领域量身定制的精英。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一种性情类型比另一种更优秀或者更适合某个职业,每个人都应依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来挑选合适的职业与生活方式。

十六种人格类型全览

(一)INTJ

适合职业:管理顾问、设计工程师、活动策划者、产品经理等。

人格特点:在所有类型中最为独立,为此感到自豪。涉足任何领域都能带来新景象,工作中是天生的组织者。直觉赋予不拘一格的想象力,能看到他人看不到的机遇,面对外界时借助思维功能做出准确客观判断。较难持续专注于同一件事。

(二)INTP

适合职业:设计师、经济学家、哲学家、金融规划师、研究开发专员等。

人格特点:擅长抽象思维,是所有类型中最具智慧的。直觉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事物,对知识充满好奇,理解力敏锐,解决问题时总能想出机智点子,有时只需一眼就能判断可能性,这基于严谨的逻辑性和思维的条理性。

(三)ENTJ

适合职业:指挥官、经理、技术培训人员、程序员、工程师、领导等。

人格特点:习惯通过直觉理解世界,更关注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在直觉驱使下对知识和新想法充满兴趣,愿意钻研高深理论和解决复杂问题,富有远见,见解深刻。工作中更倾向解决方向性问题,关心宏大事务而非细节。

(四)ENTP

适合职业:辩手、国际营销商、营销策划、投资经纪人、后勤顾问等。

人格特点:个性独立自主、善于分析,能公正对待他人,人际基础良好,容易走向管理岗位。常考虑别人工作对自己的影响,给人“总是正确”的印象,极力维护自己的观点和信念,通过辩论支持观点,这是思维型认知模式所致,遵循正确性和秩序性并极力维护。

(五)INFJ

适合职业:人力资源经理、编辑、媒体规划师、企业培训师、社会科学工作者、咨询师。

INFP与INTJ的多方面比较:价值观、思维、行动与职业选择

人格特点:天生懂得关心他人,情感心理功能使他们在社交中友好和善,看似外向但并非本质。个人主义不明显,但内心观点和信念强烈,想借和谐人际关系赢得他人对自己观点的支持,达成合作后会带着目标融入集体,常关注人类发展和幸福,觉得自己有独特智慧。

(六)INFP

适合职业:调解员、治疗师、导师、人力资源开发、心理学专家、团建顾问、艺术指导、记者、建筑师等。

人格特点:在与人打交道的领域容易脱颖而出,如咨询、教育、文学、艺术、科学、心理学等。有着极强的语言天赋,能说服别人认同自己观点并达成合作,扮演着调解员的重要角色,古道热肠,喜欢调停矛盾冲突,情感思维模式让他们渴望沟通和分享。

(七)ENFJ

适合职业:演说家、作家、公关人员、协调人、小企业经理、人力资源培训。

人格特点:对新鲜观点充满好奇,喜欢阅读,学术兴趣广泛,能包容各种理论、视角和见解,对超越现实的可能性充满想象。表达能力强,更愿意说话而非写作,适合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擅长沟通合作,为人亲切随和、善于变通、富有同情心,能恰当表达情感,为做决定会直接表明观点和判断。

(八)ENFP

适合职业:宣传人员、演员、播音员、律师、广告营销、开发总裁等。

人格特点:在社交中更加热情、关心他人,善于与人打交道,更喜欢和陌生人交流并获得认可支持。对各种可能性敏感,有开拓创新能力但难以善始善终,生活中充满接连不断的项目,能巧妙化解困难,容易受冲动和激情驱使而非意志力,认为灵感高于一切,处理事情追随灵感。

(九)ISTJ

适合职业:审计员、工程师、电脑编程员、地质学家、会计等。

人格特点:性格重视逻辑、分析和决断,具备足够外倾性可能成为优秀管理者或尽责律师。不会心存侥幸,能抓住对方漏洞和错误,工作细致,对什么该包含、什么不该包含心中有数,必要时会帮助他人,但抵触无意义要求或期望。

(十)ISFJ

适合职业:房地产经纪、艺术人员、室内设计师、人事管理专员、顾客服务代表等。

人格特点: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忠诚和信任以及团队归属感和幸福感。交往中情感思维给人温暖和信心,发现问题能觉察本质,根据经验准确判断应对,系统性强、有始有终,有耐心,擅长处理细节问题,对日常惯例和规范适应力强,能吸收和运用事实信息。

(十一)ESTJ

适合职业:执行官、项目经理、工厂主管、保险、银行官员、数据分析师等。

人格特点:习惯通过感觉观察世界,关注通过感官获得的具体信息,就事论事,注重实际效率,善于感知和记住细节,能忍受规矩规范要求,善于处理程式化事务,务实,思维缜密,考虑实际具体事情,脚踏实地工作,习惯用熟练技能或以往经验解决问题,喜欢立竿见影、有具体成果的工作。

(十二)ESFJ

适合职业:领事、接待员、销售代表、公关部经理、营销人员、餐饮业者等。

人格特点:个性实事求是、遵循常规且能言善辩,热衷于帮助他人改善生活。喜欢关注各种亲身经历,包括自己、朋友和熟人的,甚至会被陌生人经历打动,把为他人服务作为理想工作的重要特征,富有同情心与共情力,不愿看到他人受苦,希望尽己之力帮助他人摆脱困境。

(十三)ISTP

适合职业:科学家、技术培训、软件开发、证券分析师等。

人格特点:热衷于实践和应用科学,尤其是机械领域。感觉功能帮助理解具体可见事物,直观了解事物状况并判断其能做和不能做之事。动手能力强,有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天赋,善于从庞杂数据中理出头绪,从凌乱信息中发现意义,有创造力天赋,在意做事效率,不浪费时间在无结果的事情上。

(十四)ISFP

适合职业:行政人员、旅游销售、厨师、医护人员、冒险家等。

人格特点:清楚现实状况,能发现需求并努力满足,作为冒险家不甘被他人安排,更愿自己尝试改变。重视品味、差异、审美和平衡的工作,实践能力强,热爱大自然,喜欢探索未知事物,虽不善言辞但能用实际行动让人了解自己,处事低调,常常低估自己。

(十五)ESTP

适合职业:企业家、手工艺者、新闻记者、业务顾问、个人理财专家。

人格特点:偏好根据思维判断,清楚行为或决定的逻辑后果,形成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性格,扮演着企业家的角色。并非总是斤斤计较,而是能考虑现实问题,更容易接受现实。擅长数学和各种理论,必要时态度强硬,处理具体问题时严谨实际,不将问题复杂化。

(十六)ESFP

适合职业:外交家、劳工协调、表演人员、保险经纪人、公关人士等。

人格特点:习惯根据情感判断,情感思维驱使下兴趣和精力集中在人身上。与人相处时亲切友善、周到得体,善于与人打交道,看人很准,能做出准确评价,扮演外交家角色,朋友众多,但处理原则性问题时可能会犹豫不定。

MBTI简介:探索人格的工具

  MBTI是国际上最为流行的职业人格评估工具,它是一种强迫选型、自我报告的性格评估测试。其目的在于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性格类型。

  这一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从古希腊、古印度的哲学家,远至公元前450年的希普克里兹(Hippocrates),到中世纪的帕拉萨尔斯(Paracelsus),早已注意到所有的人可以归纳为四种:概念主义者,经验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和传统主义者。1921年,荣格(Carl Jung)发表了他经典的心理学类型学说,设计了一套性格差异理论,将差异分为内向性/外向性,直觉性/感受性和思考型/感觉型,他认为这些差异与生俱来且相对固定。

  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伊莎贝尔·迈尔斯(Isabel Myers)和凯瑟琳·布里格斯(Katharine Briggs)在荣格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Myers - Briggs类型指标MBTI。MBTI从动力、信息收集、决策方式、生活方式这4个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判断,将个体测量分为16型人格,四个维度(外向(E)与内向(I)、实感(S)与直觉(N)、情感(F)与思考(T)、判断(J)与感知(P))两两组合,形成十六种不同的性格型态。

MBTI的启示:现代社交与人格认知的新视角

(一)寻找归属感:年轻人的“标签”游戏

  关于MBTI性格测试,可以从身份认同的角度来解释。根据奥尔波特的自我发展理论,个体的自我认识要经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