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纳姆效应与 MBTI 及荣格八维的关系
《巴纳姆效应与 MBTI》
巴纳姆效应:这是一种心理学现象,人们倾向于对非常模糊和笼统的一般性描写产生共鸣,以著名杂技表演者巴纳姆命名,他曾宣称能“预测未来”并提供模糊笼统预测,观众虽知不准确却觉得有道理。
MBTI 与巴纳姆效应的关系:
MBTI 是人格评估工具,通过评估 16 个心理特质辨认个性类型,如 ISTJ、INFJ 等,但它依然模糊笼统,可能受巴纳姆效应影响。
例如,将人类性情分为 16 种类型,虽提供线索但不能准确反映全部性情,人们被告知属于某种 MBTI 类型时,会对一般性描写产生共鸣,即便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
巴纳姆效应在 MBTI 中的影响:
可能导致人们对自己的性情产生误解,如被错误归类,对与实际性情不符的特点产生共鸣,从而在理解自己时产生偏差。
克服巴纳姆效应的方法:
更精确地定义和描写性情特点,使用更具体词汇或开发更详细量表。
教育人们理解巴纳姆效应的存在,提醒在使用 MBTI 作为自我评价工具时保持谨慎。
《荣格八维和 MBTI 的差异》

对应不上的原因:
若被试者巴纳姆效应严重,荣格八维非迫选测试会得平均功能分布,MBTI 迫选则更明确有偏向性。
荣格八维功能描述晦涩,易让人觉得功能描述矛盾互斥,而 MBTI 题面更易理解直观。
荣格八维平行陈列思维功能,对自身偏好不熟悉的人易纠结,而 MBTI 信息陈列更合理能找到核心矛盾。
MBTI 通过算法从独立选项结果获取整体人格图景,被试者易受主观因素影响,而荣格八维聚焦功能本身。
自测状态下无法控制变量,导致测试结果不一致。
荣格认为不同思维功能有协同效应或互斥效应,人状态不同结果不同。
减少不一致的方案:
理解荣格八维功能,整理矛盾点,考虑自身看法,找到最纠结的矛盾,思考协同效应及主导功能。
找正规测试机构或中立有批判能力的朋友,规避主观因素找到核心矛盾。
最后提醒,不要过分相信几十道选择题就能测出性格和人生,测试前可了解巴纳姆效应。
-
人格特质理论:十六型人格简介及各类型特点 04-27
-
INFP 人格类型特点:好奇、慈悲、有创造力 04-27
-
INFJ 职业计划指南:从自我评估到职业发展 04-27
-
MBTI 人格测试全解析:16 种类型及特点 04-27
-
企业家 MBTI 类型及测验在企业中的应用 04-27
-
ENFP:乐观灵活且社交的快乐小狗人格类型 04-27
-
MBTI:了解自身性情的工具及各类型特点 04-27
-
INFJ 人格类型解读:理想主义与同情心等特质 04-27
-
MBTI 人格类型 INTJ:性情特点与职业选择 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