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及相关作品解读:MBTI 与读后感、观后感
《及相关作品解读》
一、《罪与罚》中费奥多尔·巴甫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MBTI 类型
主人公费奥多尔·巴甫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MBTI 类型为 INTJ。INTJ 是内向(I)、直觉(N)、情感(T)、判断(J)的缩写,这类人通常非常独立、有远见、有责任感。
在《罪与罚》中,他的性情特点得以充分体现。他是个内向的人,更偏向独自思考和行动,对他人表现出冷漠和冷淡,同时对个人空间有强烈需求。这种内向性情使他在面对社会压力时更坚定,也更容易堕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他是直觉型的人,更多依赖直觉做决策,能对未来事件进行预测和预见,对人性复杂性有深入理解,这种直觉型思维方式让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具创新性和前瞻性。
他还是情感内敛的人,对外部刺激和情感反应较为迟钝,在小说中表现为对他人情感的冷漠和对自身情感的压抑,使他在面对情感冲突和人际关系时更冷静和理智。
他是判断型的人,更喜欢对事物做出明确的判断和决策,在小说中能看到他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明确立场,以及对自我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这种判断型思维方式使他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更具果断和执行力。
二、《罪与罚》读后感
《罪与罚》读后感一:拉斯科尼科夫和同病相连者虽杀人动机不同,但都未真正越过良知障碍,斯维里加洛夫因良知痛苦而自杀,拉斯科尼科夫则在索尼娅“爱”的力量下重获人性。爱是人性中最珍贵的东西,能将人从泯灭人性的路上拉回。
《罪与罚》读后感二:天道好轮回,人皆有宿命。拉斯科利尼科夫因贫困和精神恍惚杀死老太太后自首,其杀人理由源于他认为自己是第二类人,可他只是个病态又偏执的人,害怕自己不能成为拿破仑而选择杀人。遇见索尼娅后他重获生活信仰,斯维德里盖洛夫的自杀也让他内心起波澜。最终他选择活着,承受命运审判。
《罪与罚》读后感三: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的表面理由是穷困,实际是他认为自己是能推进世界的“超人”,可他作案后惶惶不可终日,最终失败。他的拯救者索尼雅让他走上自首服役之路,这部小说是反对超我、反乌托邦的作品。
《罪与罚》读后感四:故事前期平淡介绍拉斯柯尔尼科夫生活现状,杀人后故事走向高潮。拉斯柯尔尼科夫和波尔菲里关于“平凡与不平凡的人”的解读引起共鸣,索尼娅的出现是对他的救赎,书中强烈的现实感让人体会到贫穷对人的影响。

《罪与罚》读后感五:用 32 小时读完,书中冷静理性的现实主义与心理表达交辉,充满对世人的宗教式关怀。主角虽犯了罪,但最终完成蜕变,找到了方向。陀翁是站在现实主义文学塔尖的人。
三、《与神同行:罪与罚》观后感
这部电影开篇引用佛经“人死后要经历杀人、懒惰、说谎、不义、背叛、暴力、天伦的七道审判,才能再度转世”。
杀人地狱:主角因间接杀人进此地狱,他在救人时面临艰难抉择,最终去救更多难民而同伴牺牲。现实中很多人通过间接方式将人置于死地,他们在杀人地狱会受何种惩罚令人深思。
懒惰地狱:主角因为钱打工进此地狱,判罚者认为辛苦赚钱是信错神的表现,但因孝心让主角无罪释放,让人思考每天成瘾的娱乐是否会让人死后受罚。
说谎地狱:主角为让同伴女儿和母亲安心说谎,被判无罪,但弟弟变成怨鬼,让他间接受到惩罚,让人反思说谎对自己的影响。
不义地狱:主角直接通过,展现其大公无私的一面。
背叛地狱:背叛别人会在镜内自爆而死。
暴力地狱:主角因小时候殴打弟弟进此地狱,因犯天伦之最将与天伦地狱合并审判。
天伦地狱:主角有杀母念头进此地狱,不孝敬父母者将受罚。
整部电影充满情感,很多情节让人感同身受,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佳作,从一开始就为结尾做铺垫,给人意外惊喜。
-
人格特质理论:十六型人格简介及各类型特点 04-27
-
INFP 人格类型特点:好奇、慈悲、有创造力 04-27
-
INFJ 职业计划指南:从自我评估到职业发展 04-27
-
MBTI 人格测试全解析:16 种类型及特点 04-27
-
企业家 MBTI 类型及测验在企业中的应用 04-27
-
ENFP:乐观灵活且社交的快乐小狗人格类型 04-27
-
MBTI:了解自身性情的工具及各类型特点 04-27
-
INFJ 人格类型解读:理想主义与同情心等特质 04-27
-
MBTI 人格类型 INTJ:性情特点与职业选择 04-27